【主题教研】
荔城教研风正劲 ,单元教学意悠长
——莆田第九中学承办荔城区中学语文主题集备教研活动纪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之渠的清澈,源于教研活水的持续奔涌。为响应“双新”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推进单元整体教学改革,10月14日上午,荔城区2025年中学主题集备教研暨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在莆田第九中学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于典范中汲取力量,在书写中传承精神”为主题,围绕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展开单元整体教学研讨,荔城区初中语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专兼职教研员、中心组成员齐聚一堂,共探教学新路径。
开篇:风正帆悬潮头立,教研探路启新程
环节一:分享启新,各展单元教学芳华
活动由六位语文教师的分享拉开帷幕,他们以精妙的设计与生动的呈现,为在场同仁奉上单元整体教学的智慧盛宴。
杨晓婷老师率先带来《单元整体分析》,她以“立德树人”为纲,紧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单元人文主题“榜样的力量”与语文要素“学写传记”入手,梳理单元篇目间的逻辑关联,构建起“认知榜样—学习写法—传承精神”的进阶式教学框架,为整个单元的教学锚定了清晰航向。
陈媛媛老师分享的《第一课段 览·楷模人生》,以“人物群像概览”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等篇目中,通过对比阅读提炼榜样人物的精神特质,在文字品鉴中感悟人格光辉。
邹艳菁老师的《第二课段 析·铸魂之笔》,聚焦传记写作的“细节刻画”与“情感表达”,通过拆解文本中的典型段落,带领大家探析“如何让榜样形象跃然纸上”,为学生的写作实践筑牢技法根基。
王丽娜老师的《第三课段 寻·身边之光》,巧妙设计“身边榜样传记采访与写作”活动,将课堂延伸至生活,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传记写法,让榜样精神从文本走向生活,实现了语文学习的知行合一。
陈海英老师的《第四课段 写·传记之文》,以“传记作品集萃与互评”为载体,结合“楼道保洁阿姨”的人物访谈,搭建起学生成果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在互评互鉴中提升写作素养。
薛爱银老师的《校本作业设计与分析》,则从“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素养拓展”三个维度,呈现了贴合单元教学目标的分层作业体系,让教学评价与目标达成形成闭环。
环节二:校际交流,思维碰撞火花四溅
听取六位老师的精彩分享后,各校优秀教师代表畅所欲言。来自荔城各中学的语文骨干老师们,或肯定活动设计的创新性,或提出自己对单元整体教学的困惑,或分享本校在教研中的尝试与收获。“如何平衡单元整体教学与单篇精读的关系”“传记写作如何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一个个问题被抛出,又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中找到思路,现场研讨氛围热烈而融洽,真正实现了“集备”的价值——众人拾柴,让教学之火越燃越旺。
环节三:总结发言,专家领航指明方向
活动最后,荔城区语文教研员林懿老师进行总结发言。林老师首先高度肯定了莆田第九中学语文组本次集备活动的精彩展示:构建有高度、剖析有深度、设计有温度;总情境逐层递进的设计合理,文本品读有理有据,评价量表的设计也颇具匠心,充分体现了集备教研中的精心筹备与创新探索。随后林老师从“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重构”“核心素养的落地路径”“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助力”三个层面,对本次活动进行了高屋建瓴的解读。她强调:“单元整体教学不是对单篇教学的否定,而是以更宏观的视角整合资源、设计活动,让学生在结构化的学习中实现素养的进阶。”同时,她鼓励全体教师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探索元教学模式,在教研之路上永不止步。
结语:潮平岸阔风正劲,扬帆起航再出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本次荔城区中学语文主题集备教研活动,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行动的号角。它让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在实践中落地生根,也为荔城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注入了新的动力。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荔城语文人将继续以教研为舟,以创新为桨,在“双新”改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为培养新时代核心素养兼备的学子书写更华美的篇章。